来源:半岛财经 小编:lengxiang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03日
内容导读: 本文整理了一篇关于“手续费下调冲击银行盈利 光大银行压力居首”的资讯。
2012年仅剩下最后一个月,基金公司年底规模排名大战提前开打,最终获得理想排名的重任,将落到短期理财产品身上。
《投资者报》统计Wind资讯数据发现,截至11月30日,目前正在发行的新基金多达39只,其中纯债型基金和以短期理财基金为主的货币型基金高达30只。在已披露待发行的10只新基金阵营中,更有包括短期理财基金在内的多达6只货币型基金。短期理财基金无疑成为基金公司血拼年底规模座次的利器。
决定规模排名的必杀技
早在今年三季度基金公司规模排名中,短期理财产品的优势已经显现。8月,工银瑞信推出工银瑞信7天理财产品,截至9月30日规模为270亿元。受此带动,工银瑞信资产管理规模从上半年的第12名一举跃升至三季度的第7名;南方基金在上半年排名中,规模位居第4,依靠短期理财产品和货币基金,三季度规模上升至第3名,易方达则从上半年的第二名降至第4名。
从第一只产品问世,到首募总规模突破2000亿元,短期理财基金只用了不到半年,这也助推此类产品当仁不让地成为今年最火热的基金创新之一。
《投资者报》统计发现,随着12月3日招商理财7天债券基金正式展开募集,在近半年时间里,共计有30余只短期理财基金发行成立,共计募资达到2166.96亿元,实力雄厚的大基金公司以及具备股东优势的银行系基金成为这场理财盛宴的主导。
在业内人士看来,短期理财基金半年内首募总规模突破2000亿元,主要源自其投资门槛低、流动性好、注重投资安全性三大特点,而在各种不同期限的理财债基中,7天、14天理财基金是能较好兼顾流动性和收益的品种。
短期理财基金为何能在今年陡然走红?《投资者报》注意到,在美林投资时钟理论里,固定收益类产品在经济滞胀和衰退期是投资的首选,高风险产品则是复苏和繁荣时期的上佳选择。但无论经济处于何种阶段,低风险、高流动性的产品都将有巨大的市场,这也是国内居民拥有天量储蓄的原因。
但在2005年以后,低收益的储蓄越来越无法抵御通胀的侵蚀,能提供更好收益、几乎同样流动性的银行理财产品迅速壮大,银行理财产品的兴起逐渐改变了居民将大量流动资金配置于储蓄的习惯。这也使得无论市场或牛或熊,理财基金、理财产品均能赢得多数投资者的青睐。
良性盈利推升收益率
短期理财基金规模的迅速崛起,除了替代低收益储蓄之外,还与其业绩表现甚至超越货币基金有关。
如工银7天理财不但创造了今年新基金首募规模纪录,在经过3个月的运行期后也用可观的收益得到投资者的认可。银河数据显示,截至11月22日,工银7天理财A、B类7日年化收益率分别达到3.61%和3.91%,跑赢了货币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此外,刚刚运作满一个月的工银14天理财债基A、B类份额七日年化收益率分别达到3.876%和4.172%。
不少基金公司负责渠道销售的高管甚至都向《投资者报》透露,他们自己也买了不少短期理财基金。
短期理财基金为何能有超越货币基金的业绩表现?这一点,事实上也出乎不少固定收益类基金经理的想象。
同时担任工银7天、工银14天理财基金经理的魏欣向《投资者报》坦言,虽然她所在的工银瑞信固定收益团队平均拥有超过9年的债券投资经验,但他们仍然非常紧张,他们担心理财类基金的收益是否能达到投资者的预期,是否能够应对可能出现的基金规模的剧烈波动。
魏欣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当时,市场上的舆论对公募基金公司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多有质疑,有人认为短期理财产品可能无法提供因流动性不足的补偿。
但短期理财基金的盈利模式一旦进入良性循环,注定其较高的收益率将成为现实。据魏欣介绍,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体量巨大的理财基金拥有单一客户所无法拥有的谈判优势。“理财类产品主要投资于银行协议存款、债券,体量越大的理财基金越拥有非常明显的谈判优势,越有可能为投资者争取到利率更高的协议存款。”
截至11月30日,工银7天、14天分别达到270亿、90亿左右的规模。这也意味着,较大的规模能带来较好业绩,较好业绩又能促进更多投资者购买,从而进一步提升和银行的谈判能力。
比债基、股基还难运作好
在魏欣看来,短期理财基金运作其实存有不少难点。
她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货币政策看作是鞭子,一系列资产按照风险和敏感程度分布在鞭子的不同位置,短期产品距离鞭子杆部最近,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最早,波幅最小;股票等高风险类资产分布在鞭子末梢,传导时间较长,波幅较大。因此,在货币政策变动过程中,只有做到同步起落才是投资最舒服的状态,否则一定是会被抽打到的。
“短期产品靠近鞭子根部,变化速度快波动幅度小,一旦错过了,就来不及再反应了,留下的只有独自抚摸鞭子抽打的痕迹和伤痛;如果不服输再跳一下,那么一定是再挨一鞭子。”
因此,短期理财产品做出收益差异的难度远大于债券基金和股票基金,准确判断宏观经济形势、货币政策以及资金利率是理财基金运作的难点和核心。
《投资者报》综合采访发现,临近年底,固定收益类基金经理和第三方机构普遍对短期理财等货币基金收益持续高位运行持有较为一致的判断。
中欧基金姚文辉表示,临近年底,市场资金面趋紧,市场利率也迎来年内高点,这为短期理财和货币基金的投资提供良机,相关产品近期收益率将继续走高。
来自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数据显示,截至11月26日,1个月期限以上SHIBOR再次全线攀升,其中与货币基金收益水平紧密相关的3个月SHIBOR,更是连续25个交易日上涨,攀升至3.8055%的相对高位。对此,姚文辉指出,在通胀隐忧和房价压力仍在的背景下,市场维持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是近期市场资金利率维持高位运行的关键。
基于资金面改善和宏观经济数据向暖的判断,海通证券[8.00 1.14% 股吧 研报]预计未来债市将保持震荡格局,中短期限信用债投资价值相对较高。理财人士也指出,目前仍处降息通道中,若短期内有闲钱搁置不用,最好选择中短期期限的理财产品来锁定高收益。
135791113
2468101214
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 兴业银行信用卡中心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 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 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 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 工商银行信用卡中心 中国银行信用卡中心 农业银行信用卡中心 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 上海银行信用卡中心 深发银行信用卡中心 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 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 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 北京银行信用卡中心 包商银行信用卡中心 东亚银行信用卡中心 宁波银行信用卡中心 邮政银行信用卡中心 江苏银行信用卡中心 南京银行信用卡中心 温州银行信用卡中心 哈尔滨银行信用卡中心 花旗银行信用卡中心
我爱卡申请系统经过VeriSign顶级安全认证 京ICP证11062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81号 Copyright 2005-2018 51credi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