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平安证券 小编:王滕滕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05日
内容导读: 风险因素:公司管理层经营的业务整合可能不达预期;公司在钢贸、光伏、长三角等地域的资产质量严重恶化超预期。
事项:8月1日,光大银行发布公告称,中国光大集团重组改革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
根据该方案,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由国有独资企业改制为股份制公司,并更名为“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由财政部和中央汇金发起设立。财政部以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的股权、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光大香港)的股权、财政部对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享有的债权本息作为出资;汇金公司以持有的90亿股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中国光大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及承接的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本息作为出资。
平安观点:
厘清股权结构,光大集团将并表银行资产早在2012年1月光大银行就曾公告“国务院日前原则同意对中国光大集团重组改革方案作适当调整,汇金公司将部分本行股权注入中国光大集团,实现中国光大集团对本行并表”。此次公告应是对此前调整方案的最终审批。重组前光大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是汇金公司,其对光大银行的持股比例为41%,光大(集团)总公司和光大控股合计持有光大银行股份仅为8%。重组后,光大集团持有银行股权预计将提升到24%从而成为第一大股东。未来的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股权关系完全清晰:即由财政部、汇金公司控股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控股中国光大银行、光大证券等子公司。
对银行短期影响有限,长期将有助于提升光大系协同效应相比于目前已有的金控集团如中信集团、平安集团等,由于股权结构较为松散,光大集团对旗下金融资源的整合及控制力明显要弱于前两者。松散的集团共同体形式使得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效应无法完全发挥。光大集团与光大银行的股权结构关系厘清是集团内部整合资源的实质性一步。参考中信集团,未来我们预计光大集团在改制完成之后也将启动其整体上市计划。另一方面就光大银行而言,重组后实际管理权以及股东权益的统一有助于银行借力集团的资源优势。虽然短期而言还未对银行经营层面产生影响,但未来金融行业混业经营将是长期趋势,如果能够整合打通银行与集团旗下保险、券商、租赁、PE投资等之间的业务链条,有望对公司业绩形成实质推动作用。
业务调整进行式,估值有一定吸引力,维持“推荐”在13年完成H股融资之后,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已提升到9%以上,对未来规模增长带来一定帮助。公司目前正积极向零售、小微客户转型,进程和效果有待观察。短期之内业绩调整压力相对较大,集团整合暂时未见与银行业务的实质协同。我们预计公司2013/14年净利润增速为10.8%/11.9%,目前股价对应14年PB水平为0.71倍,PE水平为3.7倍,对应13年的股息收益率为6.5%。鉴于公司估值水平大已幅低于行业0.85倍的均值,下跌空间已不大,维持“推荐”评级不变。
风险因素:公司管理层经营的业务整合可能不达预期;公司在钢贸、光伏、长三角等地域的资产质量严重恶化超预期。
135791113
2468101214
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 兴业银行信用卡中心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 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 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 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 工商银行信用卡中心 中国银行信用卡中心 农业银行信用卡中心 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 上海银行信用卡中心 深发银行信用卡中心 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 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 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 北京银行信用卡中心 包商银行信用卡中心 东亚银行信用卡中心 宁波银行信用卡中心 邮政银行信用卡中心 江苏银行信用卡中心 南京银行信用卡中心 温州银行信用卡中心 哈尔滨银行信用卡中心 花旗银行信用卡中心
![]() |
我爱卡申请系统经过VeriSign顶级安全认证 京ICP证110622号 ![]() Copyright 2005-2018 51credi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
![]() |